法官的聆听-j9九游国际真人

法官的聆听
分享到:
作者:李文玲  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0:44:06 字号: | |

在基层,在执法的道路中,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执行困难,而面对执行困难的时候,我们又是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的呢?我所认为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聆听。聆听,不仅是一种执行过程的履行前进,也是一种自我历练的提升。用行动去实践,去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困难,挨家挨户的寻访,一个一个的交谈。在交流中,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聆听的力量,能在当事人之间学会聆听,运用聆听来明晰案件,更能得到出其不意的解决效果。

聆听,和谐而美的画面,非常优雅的动作。行身端坐,亲和淡然,侧耳倾听。在这慢慢的聆听之中,在近距离的交流之中,能有效的提升我们的觉知感受与办案能力。在聆听之中,我看到了很多的眼神,一双双亟待倾述的眼睛,一双双饱经沧桑的愁思,一双双欲吐还真的期待。我忽然有这么一种感觉,原来!人与人的心,可以是这么亲,可以是这么的近。真诚对待的微微点头,行笔从容的认真记录。聆听,像对待亲人一样和善,将心比心的交融。能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,更有益于法官的基本判断。   

聆听,出其主动的寻之。在当事人的心中,他们和法院的关系总存在鸿沟,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,作为执法者当有亲和性和主动应对的积极,根据适当的环境,随机应变。不单单是在调解室,在办公室,甚至可以是在户外,在田间,在一个让人放松舒适的环境。只要我们随时随地想着案件的处理,用心聆听当事人的倾述。把聆听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,盛如春风化雨,水润万物,让案件真相接近明朗化,能有效的化解当事人心中的怨气,至臻而善。

在有效的聆听之中,法官作为一个倾听者,一位执行律法的专业者。自然不能单方面地听取当事人的全部意见。当事人在律法上的盲区,律法上的不熟悉,法官可以在聆听过程中的适当阶段,打断,穿插一些意见给当事人,补足当事人在律法认知的不足。

聆听,要求训练执行法官的专业素养,耐心程度。关系民事,无小事,调解民事,皆实事。一个细心,耐心,有智慧的执行法官。要有不辞劳苦的韧性,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。当事人所倾吐的思想,有多,有杂,逻辑层次方面亦有不够顺畅。这就要求法官要有专业的梳理能力,抓住关键点,从而调和舒缓双方之矛盾。相信,在行动上,在真诚上,当事人是看得到,感觉的到法官之用心,从而信任法官的执行。 

没有聆听,何能破局,没有聆听,何能出现事件的明晰,没有聆听,何能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。聆听亦是解决案件的重要有效手段,更是一种觉知的提升。身在基层,心系百姓,让我们用聆听紧紧与民联系,作为深入执行的有效辅助手段,化解纠纷,释怀积怨,长远打算,不对执行后的案件有反复的影响,让纠纷终结,处善之好。


 
责任编辑:以白
网站地图